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护肤医学知识库 > 产品含明星成分就是好产品吗?

浏览历史

产品含明星成分就是好产品吗?
现在很多商家啊,都在铺天盖地的宣传,这个产品,添加了烟酰胺,天生黑皮也能逆袭冷白皮!

那个产品,添加了明星成分二裂酵母等等,大.牌平替,同样成分省好几千!

但实际上买回来效果却很一般,这种套路我见多啦,今天教你几招,避免被护肤品营销套路

如何分析护肤品成分表?

成分表四个基本原则:

全成分必须标出

按含量浓度书写

有固定的INCI名称(按照“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”规范的统一中文名称)

1%以下浓度的可以不按顺序书写(俗称1%分割线)


看1%分割线,可以判断成分是否达到起效浓度


根据国家消费品使用说明,化妆品通用标贴标准规定:

“如果成分加入量小于和等于1%,可以在加入量大于1%的成分后面按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。”

什么意思呢?

如果一款商品广告上都在主打烟酰胺美.白,但成分表里烟酰胺却出现在1%分割线之后,那它宣称的功效只是个噱头

因为烟酰胺要达到美.白效果至少也要1%以上了,甚至有添加到5%的,可见这款产品靠小于1%的烟酰胺美.白是不能指望了


如何找到1%分割线?


通常找到成分表中的防腐剂、增稠剂,就是找到了经典的1%分割线

防腐剂判断法

防腐剂和香精添加量一律不能超过1%,有的会小于0.1%甚至更低

常见成分:苯氧乙醇、羟苯×酯、EDTA二钠..

增稠剂判断法

增稠剂添加量一般都不能超过1%,过量会导致产品质地太稠而无法使用

常见成分:黄原胶、卡波姆、羟甲基纤维素..

当然,1%含量也不是绝对的。比如说,视黄醇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一般会被控制在1%以下,在此低浓度下,产品不仅有.效,还有安.全保障,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~

不能做表面成分党,成分并不是浓度越高效果就越好

配方是一个体系,浓度是一方面,还与技术、浓度、工艺、原料等因素相关,多种成分搭配协同,是可以达到1+1>2效果的

即便是同样的成分,也可能因为原料供应商不同,造成效果差异巨大

分析成分表,在一定程度上会保证我们不被营销套路坑

但并不能只看成分就对一款产品下定论,每个人的肤质不同,使用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



Tips:

护肤问题+功效护肤成分搭配推荐

成分安全分析,医学硕士即时回复

新美护肤,多国内外院线医镁品牌代理,价美品正,扫码即得,支持淘宝交易


扫码加医学硕士微信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
在线咨询